首页

我爱美脚艾彩

时间:2025-05-25 12:45:02 作者:云冈石窟80%洞窟已完成数字化采集 浏览量:84010

  中新网大同5月24日电(记者 李庭耀 胡健)记者24日从“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获悉,云冈研究院与合作伙伴一起,通过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多高光谱等技术,破解高浮雕石窟采集难题,已完成云冈石窟80%洞窟采集,预计2030年左右全面完成。

图为云冈石窟第20窟。 李庭耀 摄

  当日,由云冈研究院、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同开幕。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围绕云冈石窟数字化成果、文化遗产数字化前沿技术应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经验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千年脉络,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建勇表示,历经岁月侵蚀与自然变迁,石窟本体面临着不可逆的损伤风险。与此同时,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期待日益迫切。如何让千年石窟“活起来”“传下去”,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开幕式上,刘建勇介绍了云冈研究院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3D打印、VR、AR、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为云冈石窟的活化利用和永续传承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云冈研究院数字化解决方案也为文化遗产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云冈模式”,让人类文明瑰宝在数字技术下重放异彩。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代表Grazia Tucci致辞时,从国际视角指明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的广阔前景,这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机会。

  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雪冰表示,云冈石窟的数字化保护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携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从“静态保存”向“活态传承”的跨越,共同书写数字文明与人类遗产交相辉映的新篇章。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始建于北魏和平年间,现存主要洞窟45个,共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昆明市出台云南首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地方性法规

张军说,加沙冲突爆发近6个月,3.2万多名无辜平民被夺去生命。对于已经逝去的生命,安理会今天的决议来得太迟了。但对于上百万仍深陷前所未有的人道灾难的加沙民众来说,这项决议如果能得到全面、有效落实,还是可以带来期待已久的希望。安理会决议是有约束力的,中方要求当事方履行《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义务,根据决议要求采取应有行动。中方期待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对当事方发挥积极作用,包括采取一切有效手段支持决议的实施。

河套香港园区发展纲要发布 香港将循四方向推进发展

战国时期遗存包括1组大型建筑基址和1眼水井。建筑基址分布在东西长约48米、南北宽约36米的范围内,可观察到两种不同的基础构筑形式:一是由方形立柱、长方形垫板及垫板下圆木组成;一是由多条圆木横纵间隔叠压的筏状基础。水井为木壁,直径0.82米,经碳十四检测,距今约2500年左右。

西藏阿里:古格遗址上演“非遗”盛宴

开年以来,冰雪运动、国潮消费等热度持续攀升,各类新兴消费场景火爆出圈。在京津冀消费季启动月,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将深入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推进特色购物、文化旅游、民俗体验深度融合发展,打造“非遗+旅游”“演艺+旅游”新形式,展开盛大的流量争夺战。聚焦“最时尚”“最好吃”“最民俗”“最浪漫”等特色消费场景,强化消费品牌矩阵。

11部东盟国家影片将在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展映

为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北京还将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实施方案》要求,稳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探索“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等解决承包地细碎化的有效路径。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聚焦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扩大社会化服务规模,加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研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小农户提供农资供应、生产加工、产品营销、仓储物流等居间服务,发展乡村餐饮购物、养老托幼等生活性服务业。

广州荔湾区百艺城发生火灾 现场明火已被扑灭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从宜昌乘车抵达荆州港码头,一下车就说:“荆州很美,看起来很漂亮。”返程时,总书记背朝荆州长江公铁大桥,深情回望荆江大堤良久,方才登船。在这里,总书记留下殷殷嘱托:“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